大家知道拖鏈電纜具有較高的柔韌性及耐磨抗拉性能,其在反復拖拽的場所尤為常見。那么你是否了解拖鏈電纜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拖鏈電纜的七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它們的特性。
1、導體結構。由于拖鏈電纜常被用于反復移動的場所,因此對其中的導線要求具有較高的柔韌性。一般情況下,電纜的柔韌性隨導線變細而提高,但在選擇時也要避免過細的導線,因為這種導線易造成電纜纏繞現(xiàn)象。
2、抗拉中心。有別于普通電纜采用廢棄物料進行芯線填充的方法,此類電纜內部存在一個真正的抗拉中心對電纜絞線進行保護??估行闹饕嬖谟谄鋬炔扛餍揪€的交叉區(qū)域內。
3、芯線絕緣。為了確保電纜內部的絕緣材料之間不會互相粘結并且每股導線必須有一定的支撐,所以在里面應用芯線絕緣以提高其可靠性。
4、絞線。由于電纜中使用的一些絕緣材料,絞線必須設計成運動狀態(tài)的結構。而且要保證它以成束絞合的方式纏繞在抗拉中心周圍。
5、內護套。為了確保絞線結構之間不出現(xiàn)紊亂,采用甲胄式擠壓成型的內護套。這種內護套可避免普通填充材料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6、屏蔽層。屏蔽層主要是在內護套外的一層組織結構,它的緊密包裹能夠對內部護套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可以增加電纜的抗扭力作用,防止由于過度彎曲而斷裂損壞。
7、外護套。一般而言,不同的外護套往往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有的具有抗低溫功能,有的耐油能力較強等等。但無論哪一種外護套,其耐磨性都比較優(yōu)異。并且還應保證所用的外護套具有較高的柔韌性和支撐作用。
從以上內容認識了拖鏈電纜的基本組成結構,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對拖鏈電纜型號的選擇,另一方面有利于設計出性能更優(yōu)的運動電纜。